谈谈初中生物教学 | ||
作者:郑荣 来源: 日期:2015/11/25 16:06:42 人气:28 | ||
生物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它融合了传统的生物技术,也贯穿着医学生理学的历程及其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高端技术,尤其是在医学生理学,转基因技术方面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推进了科研的进步,也对生物学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xml:namespace> 一:生物教学的价值 一门学科总是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价值和研究价值。初中生物教学的价值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们不仅要传授生物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他们的价值观,着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和自我探究水平的提升,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要抛弃课堂教学中的静思维,发挥动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获得成果,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领悟学科学习的特点,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并形成科学探究的价值观。进一步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去,体现学习成果的最高价值。 二:生物教学与生活品质 当今社会,人们谈得最多的是生活,尤其是饮食问题,患癌症几乎成了感冒病,就说癌症可遗传,但在调查的患者群体中,若干人上几代并没有患癌症,但患者在手术之后,医生告诫最多 的是许多食物不能吃了,我想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物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提升生活的品质,对饮食的东西进行筛选。我对七百人的群体进行了调查: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喜欢烤制食物,高盐食物,碳酸饮料,有色饮料,方便面。究其原因,这些食物添加剂多,味道厚,喜欢这种刺激。但是他们不了解毒素的富集作用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慢性伤害;还有在生活中长期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影响;大量吸烟加速肾脏瘤变;酗酒对肝脏及肠道影响;饮食不合理导致的脱发;缺水,紫外线,眼外伤,过度用眼,多盐,缺乏维生素,高血糖等对眼睛造成的各种病变;心理因素的作用带来的皮肤发炎反应。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贯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生活品质及其家庭生活品质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 兴趣教学与活跃课堂 生物教学不能因为当地中考不考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门学科本身就有很大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科学知识,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了兴趣,学习信息的传递才会达到最佳状态,一旦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创设悬念式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所要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用了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欲答而不能又迫切要求得到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悬念,激发求知欲,使他们保持高度的热情,从而获得学习的最佳效果。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很难形成学习的氛围。设置悬念式问题,会使学生心欲求通而不得,口欲表达而不出的状态。教学活动的开始,正是诱发学生理性认识的需求,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因此,思维式问题的导入,情景的创设,使整个课堂获得了学生群体思维共振的作用。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生物教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背景知识,设置多个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多样化的,给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启发思维创新,激发学生情绪高涨;造成强烈的求知欲;形成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导式地推动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达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很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手段。知识要从活动中获得,实验操作与思维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模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查找资料,得出结论,交流分析结论,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抽象的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的能力从具体到抽象概念的转化,也是一个容易使学生对概念内化的过程,同时在实验中动手,在行动中思维,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也会不断地产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制,而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时代在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不断呈现新的教学理念,革新我们的教学方法,勇于探索与创新。 生物教学可以解决教学中的“浮”性 介于本地初中生物学不参加中考,一些教师的教学尽量简单化,或者直接勾画教材内容。学生要动手操作的内容也删掉了,难点内容不教,相关知识缩减,这是很明显的浮躁教学。人浮于事。教学浮在表面不能沉下去。教学需要教师沉下去,教学中要求的内容要给学生分配任务,教师要细心指导,难点教学可以化难为简,这是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例如:初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研究细胞体积与面积的关系,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有一定难度,理解起来较为抽象,纯粹的板书教学是让学生难以理解的,嫌麻烦而不作实验。但实际上这一节内容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我们采取模拟实验来探究,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馒头,稀释的红墨水,镊子......。老师指导学生切成大小成倍数比例的馒头块,按照所学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学生自己就能够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红墨水的扩散速度是否相同;扩散的时间为何不同;假设一个馒头代表一个细胞,哪种细胞更容易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通过活动中的讨论让学生理解细胞体积大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体积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图像作演示,也一定要把“平面”的知识变得有立体感,形成知识框架。 教学是务实的,黑板上的知识要变成生活中的知识,教学的效果要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知识结构线索化。 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之首,是教育的灵魂,德育贯穿着人的一生,品德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紧密相连的。它关乎美好人格的形成。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美好心灵。教师也是学生心中的灵魂形象,人格的代表,因此,教师的自我形象:着装,头式,发色,语言的高雅和低俗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给予学生素而不寒,知深博广的形象。 以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激励学生,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奠基人,让学生通过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是生动而富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手段,科学家的思想,情操,胆识,毅力,勤奋,创造力方面的优秀品质是学生要学习和仿效的榜样,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探究科学之路的崎岖艰险,使德育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