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未来——巴中30年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 ||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0/18 8:22:08 人气:13 | ||
南江县七一南江中学 徐刘洋摄 平昌通用职中的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模拟上机 市高级中学传媒专业课堂 市中坝小学的课后服务充满欢乐 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校园生活 (资料图)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一隅 (资料图) “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在巴中的发展史上,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历来能够汇聚最大的“公约数”。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是各界关注和重视的头等大事。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30年来,巴中接续奋斗,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书写了“穷”财政办出“富”教育的传奇篇章:30年前,巴中地区没有一个县、一个乡九年义务教育验收达标;20年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超过99%;10年前,全市城乡教育统筹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如今,全市教育事业开始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迈进,探索出一条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纵深发展的新路径。 1 、“零合格”的艰难起步 检验一个区域教育发展成色的指标有很多,例如备受家长关注的高考。 1994年,巴中成立地区后的第一次普通高考,重本、一般本科共录取532人,专科共录取1560人。2023年普通高考一本上线3252人,8952名高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双一流”高校录取1018人,含“211”高校录取740人、“985”高校录取269人、“C9联盟”高校录取46人、北京大学录取3人、清华大学录取5人、空军招飞录取6人,近3万名新生迈入大学校园。 有怎样的教育,才有怎样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巴中儿女因为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家庭的发展轨迹。 巴中一直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从古至今能人辈出。有唐代状元张曙、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如今有两院院士魏于全、成会明、韩杰才、吴伟仁和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等杰出科学家。 回望更久远的历史长河,巴中文化教育的贫瘠同步于同期经济社会的落后。由于历史久远且资料分散,已难精准统计,记者查询相关档案并结合网络论文数据库,从细微的史料中可见一斑。 “文盲超过九成,妇女罕有识字”,这是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后了解的情况。苏维埃政府通过了“关于普及教育”的决议并成立了文化教育委员会,这片区域的普通民众第一次有了识字的权利。 巴中有较为系统的中小学教育。1949年12月,组建川北公立巴中中学,加上位于清江镇由地下党组建的奇章私立中学、恩阳私立中学,巴中县三所中学每年招收学生数百人,加上1952年为解决全县教师紧缺成立的巴中师范学校。全县60多万人入学率2%,绝大部分是小学生,读中学的堪称凤毛麟角,青壮年文盲依然超过90%。 其后的三四十年间,扫盲成为巴中教育的主攻方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中县人口约100万,在校中小学生20余万,85%的青壮年脱盲。1984年,巴中县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夜间扫盲奖”,是中国第一次荣获这一殊荣。大批识字农民助力巴中县连续成为全省农业生产先进县。 1993年巴中地区成立时,教育事业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百废待兴的需求。《四川财政》杂志在1994年、1996年分别就巴中地区教育事业刊发的两篇调研文章中表示:全省在1991年就已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而巴中地区中小学危房面积仍占2.5%以上;1994年,全省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率已达96.7%,而巴中地区仅达到40.1%;1994年,全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已验收合格的县乡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7%(1995年达到42%),而巴中地区没有一个县、一个乡达到验收合格标准。 教育经费短缺、历史欠账太多、教育结构有待优化,从巴中地区成立伊始,教育事业的短板就十分鲜明。在义务教育验收“零合格”的薄弱基础上,巴中教育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2、 三十年的“三大步”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要,民以尊教为荣。30年间,巴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2018年8月,通江县至诚镇鸳鸯村小学重建项目工程竣工,陈旧的瓦房校舍成为历史,操场平整洁净、教室舒适明亮,乒乓球台、篮球架、幼儿器材等设备一应俱全,该校教师兴奋地寄语:“校园迎巨变,师生笑开颜。我们承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递爱心,撑起蓝天。” 鸳鸯村是我市最后改造的农村小学项目之一。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我市已逐步完成对乡镇中心学校、重点村校的现代化改造。在经历了“村村有初小、乡镇有完小、到县城考初中、少数人读高中”的漫长演变后,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接力奋战,让铝饭盒、大集体宿舍逐渐成为几代人的记忆,标准化校舍、食堂营养餐成为标配。 历数巴中教育事业在30年间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实现了三个大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个跨越是提升和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让适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建区伊始,首要任务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困局,主攻方向为基础设施领域,教育方面主要以改造校舍危房、提升义务教育覆盖率为主。经历了最初几年的稳固期后,巴中开始从有限的资源中,逐年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到了“十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仅2001年至2005年,全市教育总投入30多亿元,改造和维修校舍43万余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9.3%;1994年至2005年,巴中共向高等院校输入5万余人,培养中初级职业技术人才47570人。 第二个跨越是城乡教育统筹推进时期。2002年我们开始提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教育发展,2003年四川试点后向全省推进。巴中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具有代表性的2008年为例,当年在灾后重建的同时,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42万平方米,55.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秋季起,4.6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9年高考,巴中本科上线4000余人,董伟获全省理科第一。此后,巴中的考生开始成为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常客”。 第三个跨越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十年,这是巴中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在此十年间,教育总投入达523亿元,是上一个十年总量的3.2倍,实现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和教育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的“三个优先”。在此十年间,累计引进优秀教师1.4万余名,培训教师26万余人次;累计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31万人,一本上线人数较十年前增长6倍,7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教育事业呈现“百花齐放”、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 3、教育强市的新探索 兴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提升和人才培养,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十四五”以来,大踏步向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强市之路迈进的巴中教育事业,开始了新的探索。 2023年9月1日,巴州区白云台实验学校正式迎接开学。该校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将市委党校老校区划转巴州区,转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可提供小学、初中学位2500余个。该校的使用,为优化校点布局、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起到积极作用。学校按“立足高标准、聚焦高品质、实现高质量”的办学原则,致力于创建精品教育品牌,进行小班额精品式教学。 白云台实验学校是我市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纵深发展的硕果。此前的2022年,全市有9所整体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普惠性幼儿学位2730个;5所中小学校投入使用,新增中小学学位1.3万余个。 近年来,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生源流动加快等因素影响,巴中的城乡教育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城区优质学位缺乏和农村“空心化”的矛盾,既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难题,也是与群众切身相关的民生事项。“十四五”以来,我市加大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力度,科学整合各级教育资源,以校点布局为切入口,通过“加减法”和系列配套措施,从总体上减少学校(校点)、增加优质教育学位,提高了教育资源集约化水平,降低了教育行政运行成本,逐步形成巴中教育新格局。 “十四五”以来,巴中紧紧围绕教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实施“四质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先后出台了《巴中市实施四质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科学编制了《巴中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巴中教育现代化2035》《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描绘了美好蓝图。累计新增教育用地近4000亩,教育总投入达286亿元,实施项目200余个,新改扩建校舍及运动场50万余平方米,新(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200余所、新增学位3万余个,撤并调整和布局新建学校(校、点)761所,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84.6%、64.3%,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7%,多项指标排名全省市(州)第1位。 30年来,巴中教育一步一个台阶,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完整教育链,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飞速提升。巴山大地的学子被教育的星火点燃了梦想,因此胸有万千丘壑、心有繁花似锦。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30年勤耕不辍,30年匠心育人,巴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