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作者: 来源: 日期:2022/2/24 10:58:58 人气:148

春天的故事

——致敬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建校20周年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董事长、校长  李永富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述“太子贬巴州”的故事。据说唐朝太子李贤被贬巴州,常于山顶回望故都长安,望王山因此得名,他的故事一直被世人口口相传。甘冽的二龙井水自古以来滋养着大巴山南麓巴城以北这片沃土,于是,这里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龙泉。没想到,就在这山下,在这清泉边,我们一群教育人竟然演绎着难以置信的创业故事。

2002年春天,一群来自本地公办学校的教书人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毅然决然放弃了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打破铁饭碗,倾其所有,破釜沉舟,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一切从零开始,在望王山麓、二龙井旁追寻着我们的梦想,书写着巴中教育新的篇章。

巴中本是文化厚重的土地,也是革命老区,可在世纪之交,这里依然贫困,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大班额、超大班额在城镇学校成了常态,无法化解。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质量难有提升,优质教育一位难求,百姓子女求学艰难,人民群众心生不满,怨声载道。古有“孟母三迁”望子成龙的故事,如今巴中百姓花高价送孩子背井离乡,去成渝,去绵阳,去条件好的大都市接受优质教育,为的是不耽误孩子的锦绣前程。

当时的政府财力捉襟见肘,运转非常困难,投巨资办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支持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政府的决策。就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一群巴中教育界的名师不想安于现状,大家怀揣着梦想,背负着不可预知的压力,肩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了思谋改变——自己筹资建学校,为改变革命老区落后的教育面貌释放更大的能量。当初,只有三个人——我、郭永忠和李进强,我们常聚在一起秘密谋划,对照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走向反复研判,根据新形势,研究可行性方案,想好了就开始干。

为给学校寻个风水宝地,在2001年夏天,我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遍了巴城周边的插旗山、北龛寺、南坝坡、佛爷湾、回风、宕粱、杨家坝、老江北,查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总是不如意。一个下午,我们决定上南龛坡看一看,当走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时,回头北望,夕阳余晖下的老江北一个叫大坝的地方给了我们一种灵感: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俯瞰巴河水,背靠望王山,就是这里!从此,我们就和二龙井、望王山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我们三个人要在望王山建学校。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今天三、两个来,明天五、六个来,没过多久,四十多个巴中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聚了起来。其中不少人不顾家人的阻和朋友的规劝,固执地和我们来到了望王山下。

2002年3月22日一大早,乍暖还寒,细雨纷飞,望王山腰,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奠基典礼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揭开了巴中民办教育新的一页。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莅临出席奠基典礼仪式,他们带来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关怀、祝愿和期盼,还有巴州区第四小学彭微老师率鼓乐队前来助阵。大家争相铲上一锹土,许下胸中心愿,掌声阵阵,激情满怀,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从此诞生了。

我们是老师,哪里有多少钱?何况办学校,真比登天还难,办没钱办的事,谁愿意来冒风险?恰巧遇见宏川建司负责人李宗辅先生,一壶清茶,真诚交流,李总拍着胸脯说:我来,先干事,再谈钱,就凭你们的事业心,就凭你们的好名声,就凭你们敢于放下铁饭碗。成功了我赚钱。失败了大不了回家去种田!这些话让我们铁了心,于是乎,龙泉人撸起了袖子,学校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三月破土动工,望九月如期开学,急煞了我们这群教书人。唯有超常规去思维,超常规行动才可能实现目标。我们白天办手续,催批文,请示政府放宽政策,减免有关费用。到夜里,挤出时间和村民谈拆迁,敦促工程队加快工程进展。本来就难,又遇上老天爷作对,到了四、五月,酷热难挡,暴雨涟涟,施工条件本就差,协调工作难上加难,建设进度屡屡受阻,创业者们心急如焚。到了“五一”前,第一幢教学楼刚打好地基,第一幢学生公寓楼用地还在和村民无休止地谈判,无法开工!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坚守在建设工地的创业者们声声哀叹,相拥痛哭。施工停滞,离开学只有短短三个月,我们只好找领导来现场办公。疏通关系,多方洽谈,让利益,融感情,求理解,不分晴天和雨天,不分白昼和夜晚,多加人手,轮流换班,机器不停人也不休,只盼九月能开学,哪管掉皮又掉肉,哪管磨破嘴皮丢失尊严。

七月,教学楼工程主体刚建好,该我值夜班。这天夜里,暴雨突然袭来,天刚破晓,我愕然发现眼前一片汪洋,自己脱下的鞋竟然变成了一叶孤舟,在值班室里飘来荡去......每每值班的时候,我们都夜不能寐。每逢大雨天,负责基建的老郭深更半夜都会从家里出来,爬上山到工地去排险。

这边干工程,那边搞招生推介。最心疼那些女老师,学校还没有建好,做宣传仅凭一张效果图一本小册子。她们走街串巷,摆摊设点,还要面对许多责难与白眼。他们租一辆小四轮,手拿高音喇叭,顶烈日,冒风雨,歇住在乡村。可那时,谁也没有退缩谁也没有怨言。

最要命的还是缺资金,创业者们按股权出资,投资人都是自然人,没有财团的支撑。很要命的是,我们这样投资,随时都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为了建校跑银行,五年贷款路,经受了太多的煎熬和磨难,酒喝干,胃喝烂,我们几个年轻人长成了大肚腩,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工程建设进行中,买材料要付,建筑工人要工钱,谈拆迁先给钱,购买教学设备付现问题是:没有钱。怎么办?无奈只有到民间去借资,利息高,成本高,但再高也还得借贷,再高也得承诺按借款合同按时还本结息。秋季开学前,500多名来到学校,既要吃,也要住,装修工程未结束,上课条件不成熟。怎么办?高三学子等不起,勉强搬进了尚未装修完成的教室里,天花板还滴着水,墙壁也没干透。只好延长其他年级学生军训期25天国防教育课,师生吃住训练在军营。有了这个时间段做缓冲,教学楼、宿舍楼、临时食堂等主要工程基本完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开心心地迎接首批师生进驻新学校。

当年规划,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行课。这就是龙泉的速度,这就是龙泉的精气神。当年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王治寿竖起了大拇指:龙泉外国语学校的建设创造了巴中的深圳速度,起了巴中教育的高速公路!这群龙泉教书人,冒着风险终于把大事干成了!建一所有如此规模的学校,政府都不敢做的事,这群老师不但敢干,而且居然干成了!

“修德励志,兴教树人”是创办者们确立的办学思想。我们同舟共济笑对艰辛,向着目标砥砺前行。“艰苦奋斗,荣辱与共,积学致远,勇争一流”是龙泉建设和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成了龙泉精神和学校文化的灵魂;我们教导学生“放眼读书,立根做人”,使学生具备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让他们求学先正道,成才先成人!

2002年9月,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按既定目标如期开学了。一期工程建设勉强完工,配套建设还在进行,办学条件极不完善,这让所有人揪心。学校还没建围墙,校园里仅有土坯便道,处处是泥泞,唯一可以运动的场地是片石和泥沙铺成。到处在施工,车辆多,人员杂,还有野狗出没,安全难保证,“寄宿制---封闭式”怎么封闭?怎么管理?师生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分工明确,划定责任,不能让家长担心!这个阶段特别难为了学校保卫科,人不多,责任大,工作强度高,不能出一点点差错,他们没有白天和夜晚,时时守护着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很多老师主动承担责任,该上课的时候,他们专心去工作,下了课,放了学,义务巡查保平安,学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办好事。

一期工程告一段落,二期工程紧锣密鼓又要进行。事情很复杂,工作头绪多,但是,再苦再累大家都毫无怨言。建校第二年,首届高三毕业,学子漆灏名列巴州区文科状元,教育质量评估排在全市十强校最前列,每个学科平均分都获得了全市第一名,龙泉学校首届高考一炮走红!“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铺筑育人高速路”开了好头,“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构架成才新桥梁”初显端倪。这无疑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更增强了大家建好龙泉的信心。

一边建设,一边教学,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滚动发展的模式。首批建设者和全体老师们白加黑,五加二,没日没夜拼命工作。学校刚起步,事业才上路,随之而来的压力比山大,稍不注意,这道坎就跨不过去,到头来很可能落得鸡飞蛋打。工程建设要资金,学校要运转,教职工要发工资,还要添设备,还贷款,样样都得花钱。拆迁补偿近似无底洞,条件要是不满足,随时就会有人来挡工。银行成了龙泉人的伤心地,丢了尊严伤了身体,贷款额度小,而且资金不能按时足额拨付,施工队有意见,总拖延工程进度。国家政策也在时时变化,公办学校按政策清编,三天两头给老师发通牒,部分教师难安心,队伍不稳定,这对于民办学校很致命。这样的事情年年如此,确实让人伤透了脑筋。多重压力一齐涌来,总是叫人寝食难安。

2008年,遇上“5.12”大地震,头等大事是防余震,学校管理团队竭尽全力保护师生。教职员工白天要上班,晚上也睡不成觉。师生同住大操场,躲避余震的市民也来了,人员复杂难管理,我们和保安人员夜间不间断巡逻。当年高考再度创辉煌,逆境中教育质量又上新台阶。上清华、进北大,莘莘学子实现理想,家长们满足了愿望,学校发展势头良好,龙泉师生斗志昂扬!

2012年的春天,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迎来十周年校庆。3月22日上午,空气清新,阳光灿烂,龙泉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彩旗飘飘,鲜花烂漫,高朋满座,秩序井然,人们脸上写满了笑意,洋溢着喜庆,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各界人士有请必应,悉数到场,一场盛典镌刻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发展的史册,勉励着龙泉人踏着发展的脚步奋勇前进!

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事情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前十年的艰辛与困苦扰乱了一些合伙人的心智,带给了他们过多的盘算与想象,当年的匆忙出发不是所有人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虽有运行规则和制度,却不甚完善。最直接的表现是责、权、利、义逐渐被割裂,看别人的问题总是很挑剔,制度管人不管己。分歧越来越大,纠纷越闹越多,谁也不服谁,次次股东大会最终都开成了批斗会,开诚布公的交流与沟通也不能真正形成大家的一致共识。做事的人心里忌讳,老怕被别人抓了把柄,造成误会,有人要秋后算账。大家都说“为学校”,谁能分辨谁是谁非?本来打算十年做个总结翻个篇,重建制度和规则,齐心协力办好教育,是非功过让历史去评说。哪知道分歧越来越大,纷争愈演愈烈,内耗凸显的沟壑已难填平,始终翻不过那一页。

这样拖着过了两年多,学校秩序开始变得很混乱,队伍中出现了团伙和站队的苗头,阴谋阳谋两大论也纷纷出笼,学校发展很受伤,不少人深感岁月蹉跎,身心疲惫感觉特别累。我们几位主要负责人也曾同意尝试换位换思想,为了大局,我主动带头辞去董事长职务,只担任校长,到头来发现越是妥协越不对劲,董事会乱成了一锅粥,部分董事被人为排除参加董事会,董事长一职就空着,因为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有人想当又不愿意担责。学校管理开始出现乱象,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开始滑坡,老师们为学校的前途很担忧,感觉自己的灵魂无处安生!有的人很失望,有的人无所谓,思想脆弱的人开始想着撤退,凝聚力大打折扣,人心不齐,群龙无首。学校发展处于危险境地,怎么办?

我一遍遍痛心地回顾着过去的创业历程,忧心地思考着学校的未来。为了最初追随我们的老师和投资人,更为了对这些选择了龙泉学校的可爱的孩子们和信任我们的家长负责,最后我痛定思痛横下一条心,通过交流彻底摊牌,让大家做选择,重新洗牌再出发。我们决心再一次凤凰涅槃,再一次浴火重生。彻底打破旧体制,充分尊重投资人个人意愿,股权重组转型升级,下定决心突破雄关漫道,运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从头越”。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一部分投资人决定转让股权给学校发展让位,一部分投资人坚定信念继续朝前走,永远保持办教育的定力和初心。

2015年的初春,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整装出发,“董、校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的成长进程中永远地画上了句号,实行董、校分离,厘清关系,责、权、利、义更加明晰。管理分成了三大块,各有职责和工作重心。首任执行校长魏朝忠上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校长及其团队负责制,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执行校长成为纯粹的职业经纪人;实施党委领导下的书记责任制,中心工作是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抓党建促落实,抓思想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建设与管理;成立后勤服务中心,抓校园基本建设和服务保障到位。三个团队分工明确,但又相辅相成相衔接,董事会成了压舱石和一盏灯,负责学校整体经营和为团队制定学校发展与工作指针。“三个中心”成为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主抓手,“中差生教育”成了学校的工作重心和特色。通过“三个建设”,使团队变得更加专业。重建和修正管理制度,执行力成了生产力,强化了责任担当,制度面前一视同仁。论功行赏,奖优罚庸,待遇福利逐步提高,大家有了归属感,凝聚力迅速回升。学校各方面趋于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向好,服务意识和质量变优变强,队伍恢复了战斗力。2015年,岳旖旎录入北京大学;2016年,何敏君、何婕君获全市文科第二、三名;2018年,学生王资奋再度成为全市文科状元,如愿被北大录取,彭瑀瑄走进了世界名校——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2019年,范骢、刘茂林张学全、杨景涛高考再获全市文科一、二四、五名。

2019年秋季,首任执行校长及其团队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学校任命新团队,许明华担纲,实行高初中分部管理,新团队承前启后踏上新征程。中差生教育得确定为学校生存和发展战略。“成长导师制”的落地落实,必定成为学校发展的新武器和软实力。重构质量评价方法旨在有效广泛调动积极性,通过狠抓教科研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多少酷暑严寒,多少废寝忘食,多少梦难圆,多少悲苦委屈走过的旅途让大家饱尝人间的苦辣酸甜。

记得学校初建,首届高三成绩斐然,国内名校都录取了我们的学生,龙泉师生欢欣鼓舞。然而,我们并没有等来应有的表彰与祝贺,让我们初偿无奈与失望。学生漆灏在距离高考不到六个月由理科转入文科,首届高考一举夺得了全文科状元,志愿填报清华大学,投档以后没有录取(当时的招生录取没有现在这么规范),让学生本人和学校都受伤。我们的学生蔡晓玥、李彦瑜、谢阳、张俊、赵香山、李梦雄、林平、戚苈源、彭强、何柯欣、赖婷、范骢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上清华、读北大或每一个高考状元的诞生都会被社会不明真相的人士贴上标签,招来各种猜测,就连学校执行校长的儿子考上全市文科状元,他们也不放过。只有学生和家长明白,龙泉从来都靠自己培养,从来不干违背教育良心的事情!我们谨遵那句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岁,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龙泉的故事太多太多,它们在续写着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历史与未来,在讲述着一代一代龙泉人砥砺奋进的美丽传说。

回顾走过的20年艰辛而辉煌的兴学历程,不禁让人感慨: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是龙泉校训的精髓;“责任、关爱、敬业、奉献”诠释了龙泉教师的业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是龙泉孩子品性的写照;“健康、诚信、儒雅、勤奋”已经做成了龙泉学校靓丽的名片。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从孕育到落地,从婴儿到少年,再到今天,已然长成了一位意气风发,激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有为青年。当年初创业,这些追梦人或是翩翩少年,风华正茂,或是血气方刚,正值青春年华。20度春秋转瞬即逝,大家都已过了不惑或知天命之年20载春华秋实似梦如歌,20年的恩恩怨怨、是非功过,我们不应计较,任人评说!

值此学校20周年庆典,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动员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以《春天的故事》为题,缅怀曾经走过的历程,礼赞为龙泉卓绝奋斗的创业者、实践者,我们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为的是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我也借此机会向当初那些怀揣教育理想,踌躇满志的发起人和首批的创业者们说一声“谢谢”,道一声“珍重”!我感恩曾经或一直支持和信任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各级党委、政府、亲人、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我更感激一代又一代不离不弃,在望王山下献身教育,贡献青春,书写大爱的龙泉人。

谢谢你们!



上一篇: 与尔同行 我心依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