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市开展2021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 |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9/26 15:32:10 人气:26 |
近日,市教育体育局印发通知,将组织开展2021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 活动目的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四川省教育厅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普通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依托国家和省级资源平台,以建设体系化教学资源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大比武活动为载体,以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名师名校长晒课、特级(正高级)教师献课为抓手,分年度、分批逐步建设小学、初中、高中学段主流版本重点学科教材的优质教学资源。 活动对象 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普通高中)教师均可自愿参加。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必须参加。 活动任务 按照省下达指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我市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遴选征集685节优课,其中,“基础教育精品课”89节,“课堂实录”596节。具体任务分配如下表。 (一)基础教育精品课推荐任务数 1.小学推荐任务数 2.初中推荐任务数 (二)课堂教学大比武-课堂实录推荐任务数 活动安排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活动主要由学校、县(区)完成。各地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研课、磨课、赛课活动,包括教学设计、预习任务单、作业设计、教学资源选用、课件制作等的评比活动,通过线下活动保证线上作品质量。 线上活动分“精品课”和“课堂实录”遴选,其中“精品课”以微课形式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上进行遴选,课堂实录通过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遴选。 (一)基础教育精品课(9月13日至10月25日) 1.自主申报。教师总结个人教学实践成果,凝练教学经验和方法,学习借鉴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网址:ykt.eduyun.cn)相应课程教学资源,按照市级下达到各县(区)、学校的精品课任务及课程节点编号,确定拟讲授的具体内容,自主设计微课并向学校提出申报。课程节点编号见:https://jpk.eduyun.cn/portal/html/jpk/1.html页面下“传课目录”。 2.学校推荐。教师设计微课时,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教学设计、课件PPT等资源,须按照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的统一模板进行设计,精品课相关资源统一模板详见:https://tz1s1k.eduyun.cn/1s/tztgnew2021/20210823/40450.html。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微课设计,积极组织研讨和交流展示活动,并择优向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推荐。 3.县级初选。县(区)级教科体局组织有关专家和优秀教师,对学校推荐的微课设计进行初选,组织相关教师试讲,在此基础上确定人选,并按照精品课制作要求(附件1)摄制微课视频,连同其他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教学设计、课件及实验视频等)及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公章的《县(区)基础教育精品课推荐汇总表》(附件5)拷贝至U盘,于10月15日前统一报送市教育和体育局。 4.市级遴选。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各县(区)、学校报送的精品课视频,根据部级精品课评价指标(附件3),10月20日前,分学科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向省级推荐的精品课。向省级推荐的精品课,原则上同一课程节点编号只推荐1节精品课,且同一教师只推荐1节精品课。 5.教师上传。经市级遴选确认的精品课,10月25日前,由教师本人登录云平台(网址:ykt.eduyun.cn),使用国家平台账号、密码,按要求上传微课视频及相关资源(其中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教学设计、课件缺一不可)。10月27日前,市级在国家平台完成线上审核推荐工作。 6.省级遴选。省级组织专家对市级推荐的精品课进行评审,并把省级下达指标,择优推荐参加部级评审,部级“精品课”获奖率将作为下一年度名额分配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课堂教学大比武-课堂实录(9月13日至12月10日) 1.在线提交。参赛教师按课堂实录制作要求(附件2),完成课堂实录作品制作,并于11月7日24时前通过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专栏(https://scyj.scedu.com.cn/dbw/#/home),进行实名制“晒课”。教师线上提交课堂实录作品时,必须同时提交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资源。为保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姓名权及肖像权,特殊教育学校(仅限盲校、聋校、培智学校)教师提交微课作品参赛。 2.资格审定。学校对本校教师“晒课”相关内容进行思想性、政治性审查。11月10日14时前,完成作品初审,初审合格后推送到省平台参加本县(区)级“晒课”。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3.县级推优。根据课堂实录作品评价指标(附件4),各县(区)于11月25日前对学校推送的课堂实录进行评审,并按下达的指标任务,线上向市级择优推荐作品,并将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公章的《县(区)课堂实录推优作品信息表》(附件6)扫描件(PDF格式)及excel格式的电子版报送市教育和体育局(附件7)。 4.市级推优。12月10日前,市级将分学段学科组织对专家,对各县(区)推荐的作品进行评审,同时在省分配名额内向上级完成线上推优。 5.省级评审。省级组织专家对市(州)推荐的 “优课”进行评审,特别优秀课例可作为优秀网络课程资源收录到省平台资源库,直接在省平台予以公开推荐及共享,同时颁发省资源平台优秀资源选用证书。 省级名师名校长鼎兴工作室、省(市)级名师名校长按教育部精品课制作要求完成一节“精品课”,并在省平台“晒课”展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需在省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一节教学、教研相关资源(“精品课”、课堂实录、专题讲座等,专题讲座按精品课制作技术要求制作),均于12月10日至12月30日在省平台完成资源上传、作品提交工作,学校负责审核。 质量要求 精品课以微课形式呈现,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件、作业练习和必要的实验演示。课堂实录以随堂课形式呈现,包括课堂教学过程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提供的素材资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在意识形态、民族宗教、领土国界等关键问题上不能有偏差。 2.确保科学严谨。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学科知识内容和授课语言的科学准确,保证情境素材的真实性、适切性和权威性。 3.突出课堂实效。体现学科教学改革方向,充分考虑学科性质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特点,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和综合育人功能。 4.注重制作规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资源充足、摄制技术规范,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规范,除外语课程外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作的视频资源不得有任何广告。 5.保证内容原创。必须是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教学成果,不得冒名顶替,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活动奖励 市教育和体育局将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地上报的“优课”进行评审,分别按一定比例评选出市级一、二、三等奖。同时,根据各县(区)活动开展及推优情况,对参与活动积极、组织实施工作开展良好、成效突出的县(区)、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对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颁发优秀管理员证书。优秀管理员在优秀组织单位产生,对参与指导和制作获得市级精品课等级奖的教师颁发指导教师奖和技术支持奖。对参加活动获得市级及以上“优课”的教师,可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中予以倾斜。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今年的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抓总,统筹规划,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落实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包括培训、活动指导、录课、评审等)。要完善支持和激励政策,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要按照活动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做好教师赛课、评审推优、晒课等工作,落实、抓细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二)强化协调配合。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下,电教、教研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力度,提升课例质量和制作水平,切实把好质量关。电教部门按“精品课”和“课堂实录”技术标准,加强教师课程资源制作指导;在教师“晒课”、“优课”评审和平台推优等环节的工作中,做好组织和技术保障工作。教研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师“选课、磨课、晒课、赛课”等活动方案,建立学科专家组,积极参与精品课的指导,参与本学科课例评审,切实把代表本地最高水平的课例推选出来,发挥“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做好网上“晒课”内容的审核工作,确保本校教师上传的资料无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等问题。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地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特别是省级名师名校长鼎兴工作室、省(市)级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要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一年未参加的,当年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均不评优,并全市通报批评;两年未参加的,将对其进行约谈;连续三年未参加的,将按程序申报取消其荣誉称号。 (四)加大推广应用。各地要加强对获奖作品的宣传,积极开展交流展示活动,要组织教师观课、学课、研课、评课,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供广大师生应用,切实提升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联系方式 市电化教育馆:张 鹏电话:15884995674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苟志弘电话:13350930731 省资源平台技术支持:刘瑶琴,电话:028-85876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