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昌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2/30 9:06:20 人气:19

基础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本,是四川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三个重大文件,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构建起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明确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中央对基础教育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总体目标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取向是推进教育公平,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核心要求是提供普惠优质的基础教育供给。

(一)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属性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属性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全体青少年,他们的成长成才不仅关乎个人的未来、家庭的未来,更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教育为谁培养人?答案明确而坚定,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基础教育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切实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健全基础教育学校党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如何发挥作用、发挥好作用上多思考、多努力,真正让学校把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让党建成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引擎。

(二)基础教育必须坚守公平质量确保优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必须将基础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保障、重点倾斜,切实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基础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基础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基础教育需要。

把资金、资源用在基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财政投入不能只是盖房子,更不能超标准建豪华学校,而是要更多地用到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上,用在实验室、远程教育、运动场等教学需要的设施上,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基础教育必须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智育重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奋发进取,文理兼修、丰富知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体育重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并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磨砺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美育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会学生艺术的特长,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要开足课程、创新形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四)基础教育必须坚定教育自信遵循教育规律

办好基础教育,必须进一步坚定教育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根除教育焦虑、根治教育乱象,把教书育人的思想和行动转变到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上来。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树立“全面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人人皆可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育人观、成才观、人才观。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静待花开。采取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能拓宽他们发展通道的教育,不揠苗助长,也不工厂化、标准化量产。

释放基础教育发展活力

(一)实施学校优化布局

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既要服从教育规律,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也要服从经济规律,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待。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城镇公共服务好、人口承载力强的作用,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完善学校寄宿功能,充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入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办优质的、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一定要抓住教师这个根本。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让教师坚守底线、不逾红线。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严格落实相关教师培训经费要求,鼓励提高标准、增加投入。加强教师关怀激励,制定教师优待办法,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实施教师安身工程,让教师教有所得、安心施教。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实施现代课堂构建工程。充分尊重青少年心理和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呵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具有四川特点、符合四川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的培育、遴选、推广,在全省五区中各选择一个市(州)建立教学改革示范区,引领和推动区域内各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

二是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瞄准新高考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比例,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优化课程安排,推行选课走班,形成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选课和生涯指导制度,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指导学生学习成长。

三是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在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劳动实践场所,在每个市(州)至少建设一个综合实践基地,在全省打造一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实验区,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工厂田野,丰富校外活动载体,通过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求得知识、获得成长。

四是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四川云教”直播课堂和“娇子网校”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构建全省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扩充覆盖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学生学习、家庭教育、学科教研、区域共享的数字资源类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方式现代化。

五是推进多样化办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创新育人方式。通过小班教学、个性化指导等,为不同性格禀赋、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成长机会、成才机会。

(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基于大数据下的全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更加科学、全面、精准地评价学校、学生和教师。制定标准体系,建设一批“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示范学校”。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县域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办法,引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

处理好基础教育发展的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关系更加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近年来,我省民办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对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民办学校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违规办学、恶性竞争,把基础教育办成逐利产业,违背了基础教育的普惠公益属性;一些县(区)政府履行教育发展职责不到位,导致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不足,民办在校生占比明显偏高。

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各项规定,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试入学,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强化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规定课程,规范使用教材,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更加重视优化服务

总体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禁锢了学校的活力,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从教育的外部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教育的人权、财权等还抓得太紧、管得太多。从教育内部来看,对学校的各种检查、评估、评价比较多,各种“进校园”“小手牵大手”等比较频繁,学校“静”不下来;对学校办学治校指手画脚还偏多,学校“活”不起来;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偏重标准化、模式化,教师“强”不起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方面,加大向学校放权力度,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检查评比清单制度,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按照中央规定,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切实为学校、教师减负。针对学校反映强烈的“校闹”问题,要依法依规管起来,抓紧健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切实解除学校师生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严格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基本规范,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促进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相统一。

(三)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学习负担的关系更加重视发展素质教育

第一,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削弱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而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进行必要的考试测试,而是要防止题海战术,效率低下,防止考试命题超越课标,随意拔高,防止简单、片面地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

第三,实施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业负担,而是根据实际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强化应试、超前超标教学等不合理的负担,解决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精准教、精准学、精准布置作业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好政策“组合拳”,通过提高质量减负,通过优化课程减负,通过规范校外培训减负,通过改革评价方式减负,通过社会协同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