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巴中好人:廖栋成 25年攒了30万元退休金全捐了 |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9/13 17:13:55 人气:44 |
“我名廖栋成、退休干部。今年84岁,身患多种疾病、自觉来日无多、行将就木!唯念我生前情系巴中、死后魂系巴中,是故,拟用我省吃俭用的终身积蓄设置一项奖学金。” “我想用我平生的全部积蓄,在儿女们的帮助下建立一笔奖学金,以弘扬文化、激励后学。切望他们能步巴中历史上唐代状元张曙、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民国时期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当今院士魏于全、宋永华等大师之后尘,宏扬巴中、光耀巴中!” 以上这些令人动容的话语,是今年84岁高龄廖栋成老先生的心声。退休25年,虽然长居外地,但廖老先生依然情系家乡、心系教育。日前,他决定将自己退休25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30万元退休金,全部捐给家乡,用于设立奖学金。这样的善举令人钦佩,这种无私的大爱得到了巴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以廖老先生个人名字命名的“廖栋成奖学金”,从2019年开始实施,将每年奖励、资助16名巴中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 他年过八旬 悄然将自己25年退休金全部捐出 由于曾做过胃切除手术,今年84岁高龄的廖栋成老先生虽然有点偏瘦,但精神抖擞。退休后,他常住于成都儿女处,今年8月专程回巴中处理设立奖学金事宜而居住一月多时间,已是近20多年间最长时间。 出身书香人家的廖老先生,是一位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1953年,他以巴中中学高三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重庆大学动力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电力部北京局工作,1962年为建设家乡调回巴中。历任原巴中县两届副县长和原巴中县第八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作为技术骨干,他攻克了重重技术难关,为原巴中县50多年前建成青滩电站、三江电站立下汗马功劳;为巴中的发展建设奉献了个人的青春年华。1994年至今,退休后的廖老先生更是不服老、闲不住,积极参加巴州区政协组织的会议,从不缺席巴州区政协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为巴州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特别是近年来,廖老先生积极响应巴中市委提出的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重大决策部署,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余热,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心力。 廖老先生说,他84岁了,要在其他方面大有作为已心力不济。思前想后,他决定将自己退休近25年来攒下的30万元退休金拿出来,设立奖学金。并向巴中市领导写了一封信,表达设立奖学金的愿望。 他情系教育 深受巴中历史和晏阳初情怀影响 廖老先生平时不抽烟,很少喝酒。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兴之所至就写几笔。对于教育、知识和人才,是他一直在关注的。 虽然廖老先生在决定捐出自己所有退休金之前,并没有和老伴吴大芬商量,但她不觉意外,她认为,这正是他多年对家乡、对教育深厚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廖老先生心中,长存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坚守。他说,从历史上看,巴中涌现出众多大师。即便从近代看,巴中的文化、教育和周边相比也处于领先地位。在他读初中时,巴中就有4所中等学校,分别是省立的巴中高级中学、巴中中学、巴中女子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这样的教育力量在当时的川东北区域首屈一指。原来,在他儿时,就深深植入了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的烙印。 由于父亲和晏阳初是同学的关系,从晏阳初求学历程、到后来在办学,廖老先生从小就对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的事迹和理念非常熟悉。廖老先生说,他应该是从小接受了晏阳初博士心怀祖国、情系教育的思想。这次设立奖学金,应该就是圆了这个多年来的梦。 在工作中,廖老先生也时常帮助年轻人求学,让多名出身贫寒的有志青年取得了成功。这让他深深意识到,领导干部和社会有志之士不仅要发现人才,更要大力培养人才。为此,他提出设立“廖栋成奖学金”,希望资助更多贫困学生,为国家和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 他勤俭朴素 一块现价30元的手表戴了几十年 廖老先生对教育可谓大方,一下子捐出自己25年来的全部积蓄,他自己却过得十分节俭。记者发现,廖老先生左手手腕上佩戴的手表表带破损严重,缝补痕迹明显。廖老先生说,这块表他已经戴了多年,年代久远得记不太清楚,表带自己缝补了多次舍不得丢。他印象中,当年购买时,这块表的价格很便宜,他认为还能正常使用,就一直没换。记者随后通过网络查询到,廖老先生所戴的手表叫“雷特”牌,目前在网店上一块和廖老所戴款式相似的复古款“雷特”表,网店售价从30元至42元不等。 据了解,廖老先生的三个子女均学业有成,分别从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廖老先生说,子女们靠着知识均有自己的事业,他退休常住儿女家,平日省吃俭用,只有理发、公交、自费医药等少许开支,全部生活由子女负担。他每月退休工资有5000多元,每月最多花费几百元,从而有一定的积蓄。 “我生平,本着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云:‘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的这点积蓄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家乡做一点公益事业!”廖老先生说。 ■链接 “廖栋成奖学金”每年资助16名学生 明年起实施,永不动本金 本报讯(记者陈杨)作为我市首位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奖学金,“廖栋成奖学金”设在巴中市贫困学生救助中心,并由该中心负责“奖学金”奖助项目的日常工作和受奖(助)对象的筛选、送审等基础工作。 根据“廖栋成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奖学金实行动息不动本的方法,即每年发放的资金源于廖栋成老先生捐助的30万元本金利息,可以做到永保按年发放。 由捐助人及其直系子女组成奖学金管理实施小组,负责管理保障、发放奖助资金,并保证基金的绝对安全,确保任何人都不能非法窃取和动用奖助资金的一分一厘;巴州区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全程协助奖学金管理实施小组相关工作。 奖励对象为户籍在巴中市巴州区、恩阳区有正式学籍的高三应届毕业生,参加当年高考被国家重点院校录取的重点本科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取。同等条件下,被国家985、211院校录取的品学兼优、励志成才者优先奖助。每年选取8名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 根据廖栋成先生意愿,附设“廖栋成奖学金”学生资助计划,与“廖栋成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同步进行,由巴中市贫困学生救助中心负责实施,每年资助8名学生,每人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