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花在这里竞相绽放 |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9/29 16:42:10 人气:13 |
图一:培训会会场 图二:灵山小学学生校外写生 图三:龙岗小学校园一角 图四:启动仪式现场 图五:得胜中学学生化学实验课 图六:阅览室 本报记者蒲婧芬 王玉蓉 杨平安 “近年来,平昌县变化最大的是全县城乡中小学校园,自信而充满活力的莫过于广大教职员工,快乐而幸福的当数在校的中小学生。”工作了4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王维德看到今天平昌教育发生的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行走在平昌县的中小学校内,随处可见宽敞、洁净、明亮的教室,宽阔、平坦、标准的运动场,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亮丽的育人画面。 作为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平昌县在教育上却相当“舍得”。 城乡校园“华丽转身” 离城区110公里的喜神小学是全县最偏远的学校,近年来配备的图书、实验器材、信息化装备等高达200万元。学生程碧琼说,整齐干净的图书室,让她和同学们能愉快地徜徉在书海里,感到特别幸福。 喜神小学之变,只是平昌县乡村学校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工作列为民生实事之首,累计投入资金18.54亿元,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校舍47.8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6.6万平方米,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平昌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在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强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扩充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近年来,新建了江口六小、思源实验学校、星光实验学校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建了平昌中学、平昌二中、江口二小、信义小学,重建了江口三小,扩大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容量”。困扰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班额”和择校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借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平昌县所有中小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平昌县还投入巨资配备中小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及课桌椅,达到省定标准,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 逐梦飞翔“一路阳光” 磴子小学九年级学生李万兴,因家庭变故要外出务工,在学校和政府的协调资助下,于一周前返回校园。重新开启学习之旅的他比以前更刻苦了,他说,将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让贫困户子女不仅上得起学,而且能上好学,平昌县在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学生群体,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全程资助体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全覆盖。坚持财政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了扶贫助教促进会、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会等,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家以开展“金秋圆梦”“爱心助学”等多形式、多元化的帮困助学活动,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全面兑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庄重承诺。 为全力抓好控辍保学,确保不漏一人。近年来,平昌县把提高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作为控辍保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府职能,创新建立控辍保学“七长”(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师长、家长)责任制,加强对贫困生、学困生“跟踪”服务,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工作,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一视同仁、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率达100%。 春泥护花“幸福守望” 家住县城的谷萌老师通过公招考试后,被安排到了距城区60公里的南风小学。工作一个月期间,她的朋友圈出现频率最高的不是美丽的校舍,就是可爱的孩子。她表示,将安心教书育人。 近年来,平昌县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完善教师招聘机制、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大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多渠道提高教师待遇,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全面拓宽教师进入渠道。将教师编制全额下达到学校,并根据生源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适当向边远学校倾斜,空编率控制在1%以内。近年来,该县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公开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教师公招、双选免费师范生和研究生等方式,共补充教师2000余名,其中90%安排到农村学校,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问题,有力保障了教学需求。 着力提升教师素质素养。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刚性执行“坐班制”,变“上课”为“上班”,切实优化教风校风。常态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师风评议,着力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每年度开展一次“教育三满意”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教育行业社会美誉度。同时,该县采取远程培训、结对帮扶、定期支教、名师带徒等方式,推行教师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和全面培训,每年培训教师累计达1万人次。积极组建“名师工作室”,锻造学科骨干队伍,全县已有省级教学名师10名、县级名师28名。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逗硬执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积极推进乡村教师安居工程,累计投资1.6亿元建设教师公租房855套,周转宿舍1182套。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每月400、500、700元的标准及时足额兑现。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每年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有特殊贡献的一线教师给予表彰。近三年来,共评选表彰“最美教师”11名,“人民满意教师”34名,“优秀教育工作者”50名,“优秀教师”218名。 融合创新“智慧共享” 小小黑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黑到“白”,从幻灯到多媒体,又登上云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平昌县沿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轨道,彻底改变了“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桌前站一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开嘴说一天”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启了教育现代发展新模式。 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该县投资1.2亿元,配备教师“备课笔记本电脑”6573台,安装班级多媒体设备2172套、数字资源设备488套,建设云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室112间、录播教室17间,配置学生计算机8172台,建成集简易录播和视频会议于一体的视频会议系统85套,全县所有中心校教师“备课笔记本电脑”、中心校“班班通”、中心校“云教室”、县域内学校简易录播教室和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率达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 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自制考题、分享课例、共享微课等形式,不断充实共享资源,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城乡学校的孩子可以共享精彩课堂和优质教学资源。教师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电子图书、在线教研等的建立和推行,为学校提供了仿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等,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为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了边远学校,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彻底打破了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了局域、城域无界限,缩小了城乡间、校际间差距,构建了“人人都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大教育格局。 教育田野“芳香四溢” 近年来,平昌县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永恒的主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着力丰富教学载体,全面夯实教育基础,全县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植学生核心素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全省学校艺术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县”称号。近年来,全县共创建省市校风示范学校26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8所,绿色学校19所,乡村学校少年宫43所。 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认真组织“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强化教学策略研讨,定期举行“同课异构”、微型课题研究、学科教学竞赛等活动,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高,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五连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