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劈开教育均衡路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9/15 16:19:01 人气:39

山连山,路弯弯,这是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巴中市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期受地理、交通等区位因素影响,巴中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四川的“瓶底”。

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山区广大,教学水平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师资生源不断外流。巴中教育发展同样是矛盾重重,“剪不断,理还乱。”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步入“深水区”,已是当下的“新常态”,对巴中教育来说,也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改革,需要勇气,需要决心,需要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从机制体制“破冰”,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形成了“统筹城乡、做大总量、盘活存量、均衡发展”的总体改革思路——着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突破人事制度障碍,创新试点“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推动教育扶贫改革。

“三板斧”环环相扣,直击要害,劈开一条秦巴山区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

“以前,我的两个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很喜欢小提琴,每次学小提琴都要到县城去。现在好了,在镇上的小学就可以接受专业的艺术教育。”刚刚开学,家住平昌县鹿鸣镇的习念平高兴地对记者说。

平昌县是深度贫困的山区县、百万人口大县,过去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很低。如今,平昌县的各级各类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习念平家所在的鹿鸣镇,学校标准化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电子白板、投影仪、班班通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学生总量大、校点多而分散、校际发展不平衡,是巴中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难题”。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点,小学低段就近入学,小学高段及以上教育相对集中”的思路,巴中市对村小(教学点)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村里把最好的地皮用来建了洋楼式的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优质教育。”南江县沙河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苏应全说。

2011年,一场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重点的全域脱贫之战在大巴山中纵深推进。巴中市教育局把“巴山新居”工程学校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巴山新居”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漂亮的学校;哪里有新居聚居点,哪里就有科学布局的学校和幼儿园,农村学校发展短板得以迅速补齐。

“巴山新居建设中,村上的学校重新建起来了,砌了围墙,硬化操场,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娃儿们享福了,上学近了,学校打铃往教室里跑都来得及,学校不隔沟、不隔河,我也不用担心娃儿上学的安全。”红光村村民刘全德高兴地说。

高兴的又何止刘全德。九月的恩阳区上八庙镇登文村小学,书声琅琅。上午第二节课,登文村小学老师佘俊华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给孩子们上课,“信息共享”、“教育云”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

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只是恩阳区推进村校“十个一”工程建设中的标准之一。所谓村校“十个一”是指最少一名公办教师,至少一间标准教室,至少一张标准黑板,至少一张乒乓球台,至少一副篮球架、一套标准课桌椅、一个旗台旗杆,一间小伙房,一间安全卫生厕所和一套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目前,恩阳区已完成所有贫困村村校“十个一”工程,学校也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年来,巴中市“勒紧裤腰带”,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共落实建设资金22亿元、新建改造校舍近385万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走进了安全、宽敞、明亮的教室,用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为了让教育投入更加精准,巴中市教育局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编制完成各县(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划》,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教育需求,使与之配套的学校建设得到快速同步推进。

留住优秀教师办好山区教育

近几年来,巴中优秀教师事迹频频见诸媒体。例如,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廖占富、张兴琼夫妇;“全国模范教师”李佐英30年背学生过河上学;通江县中林小学下辖的石缸坪村小,34岁的何明杰成了12个学生的“孩子王”,每天在悬崖峭壁间穿行两个多小时,安全护卫孩子们上放学。……

“我们宁愿不要这么多教师的感人事迹!”而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感慨地对记者说。教师长期坚守山区一线学校,很大程度缓解了边远村小留不住教师的窘境,但他们自己以及家庭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客观地看,“一师一校”“夫妻学校”的教育理念、手段都相对单一,学生成长和发展也受到限制。

如何探索、寻找到一种机制,能长期稳定地为边远村小师资补充新鲜血液,是巴中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12岁的吴佳丽是巴州区甘泉学校七年级学生,去年7月从浙江宁波转学回来。看到老家学校不比宁波就读的学校差后,吴佳丽父母就将她留在乡镇上学。如今,有这样想法的家长越来越多。

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教研课堂(图片由巴中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资源要均衡,教师是关键。在“硬件均衡”的同时,巴中市着力师资均衡配置,针对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学,出台了《巴中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

5年来,巴中市通过公开招考、考核招聘、人才引进和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等补充教师近1万余人,多渠道培训教师24万人次,1 .9万余名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打卡直发,建成教师周转宿舍近1万套。创新设立教师扶助奖励基金,用于救助帮扶特困乡村教师。

为鼓励教师支教并向农村学校流动,巴中还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落实了生活补助,村小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通过政府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农村教师专项奖励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特别是贫困村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鼓励。

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是巴中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压舱石”;那么,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则是巴中留住优秀教师,办好山区教育的“远航帆”。

原巴中市第五中学位于城郊结合部,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不优、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如何盘活像巴中五中一样的“资源存量”,对巴中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2015年,西华师范大学与巴中市校地合作,市教育局便开始在巴中五中试点“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学校保持公办性质不变,由巴中市政府和西华师范大学共同成立理事会,负责学校领导班子遴选、考察与决定。

地方政府保障学校持续稳定的人财物投入,西华师大则负责师资培训、教学资源配置、打造教育品牌、优化团队管理等。地方政府赋予学校在政策范围内招聘、辞退教职工的自主权和参照民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西华师大教师唐渊在接手巴中五中后,利用师范高校的科研优势,以抓教师科研、编订校本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办学基础,确定了以艺体发展为特色,课程改革为突破,学生自主管理为抓手的办学思路,使得巴中五中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我们害怕巴中通高速公路,因为没通高速以前,师资、生源流失尚且那么严重,通了还了得?”巴中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说,如今,巴中的高速四通八达,但随着教育硬件、软件不断提升,师生不仅没有再离开,反而大量回流。

教育成为消除贫困的最好出路

“我是小河职中的学生了!”36岁的南江县黑潭乡白虎村村民郑永飞喜不自禁地说。

小河职中位于南江县东榆镇,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是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为培养扶贫攻坚需要的基层村社带头人,南江县在小河职中开办了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计划3年实现全县村两委的“换血”“充血”工作。郑永飞便以“种养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的身份,被推荐到小河职中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

“从选育、培养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等当地名优畜种,为老百姓寻找致富门路,到成立农村后备干部专修班,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人力、智力支持。我们的专业设置,始终是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小河职中校长李勇说。

和郑永飞一样,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生李玉琴也格外高兴,她不但不用缴纳学费,还得到了一定的生活补助。

为了满足农村不断增大的基础医疗服务需求,今年,巴中市政府出台了《巴中市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生实施方案》。根据要求,通江卫校将在3年内免费培养450名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将到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8年,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巴中市,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足,职业教育如何因地制宜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是巴中教育改革发展中一道棘手的难题;与此同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也是巴中的基本市情,如何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又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巴中市在教育发展和致富脱贫的天平间,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深入推进教育扶贫改革,提出“五专五到”工作思路:“贫困资助专款,建档立卡学生救助到人;招生计划专列,优质学校上学机会惠及到人;职业技能专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到人;特殊学生专惠,弱势人群关爱措施落实到人;贫困村校专建,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到村”,突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5年以来,巴中引资7 .6亿元,短短一年间建成了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巴中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近年来,巴中累计投入2 .3亿元,建成了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两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5个,突破了硬件建设滞后的“瓶颈”。

目前,巴中职业教育正在尝试建立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构建学历教育为主体,定向培养、长期专修、短期培训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人人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人人都有用武之地”,实现职教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互生共荣。在巴中,教育正成为消除贫困的最好出路。

   《教育导报》 2017年第77期(总第3094期) 第1版 要闻版